位置: 首页 > 六壬术语

周易易学传承系统: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传承

周易易学传承系统: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传承

关于[周易]易学的传承,在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以及范晔的[后汉书]中,都记载有孔子以下的易学传承的系统。但自诏、宋以后,我们所读的 [周易],关于[十翼]的排列程序,事实上,大多都是根据汉末王弼的排列的。他把乾、坤两卦的文言,拿来放在本卦下面。同时把[系列]的中间次序,有些地方也照他自己的意思来颠倒安排。等于我们现在读的[大学]一书,那是经过宋儒的安排,并非原本的[大学]的次序。现在对于研究[周易]来计,这点应当注意及之。

周易易学传承系统: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传承

自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孔子授商瞿。商瞿授鲁桥庇子庸。子庸授江东?臂子弓(其人是荀卿之子)。子弓授燕子家。子家授东武孙虞子乘。子乘授齐田何 子庄。此其一。又,孔子殁,子夏也讲易学于河西。但受到孔门同学们的驳斥,认为他对于易学的修养不够,所以子夏以后的传承,并夫太准确的资料。唯所世留传 有[子夏易传]一书,真伪难辩,但确具有古代“易学”思想上的价值。此其二。西汉的易学:田何授(东武)王同子中、(洛阳)周王孙、(梁)丁宽、(齐)服 生,四人皆著《易传》数篇,但后世已散佚。

其次,自(东武)王同子中一系,再传杨何,字元敬。无敬传京房。房传梁丘贺。贺传子临。临传王骏、丁宽一系,又再传田王孙,王孙传施,传张禹,禹传彭宣。以上都是著名专长易学学者的传承。至于阴阳、纳甲、卦气等易学,自田何到丁宽之后,又另有一系。主阴阳、卦气之 说的,由王孙孟喜。喜再传焦赣,字延寿,著有[易林]一书,迥然打破[周易]的蹊径。又另一京房,承传焦延寿的易学,著有[京房易传]一书,开启象数易学 的阴阳“纳甲”之门。东汉与后汉的易学:西汉的易学,到了东汉时期,其间的传承似乎已经散失不备。因此象数之学与易理的分途,也便由此而形成了。后汉的易学,传承的系统更不分明。此时的著名易学大家,便有马融、郑玄、荀爽、刘表、虞翻、陆绩以及魏末的王弼等人。其中以荀爽的易学,曾经有后人采集当时的九家易学合成一编的论友谊赛,故在后世研究易学中,经常有提到“九家易”或“荀九家”的名词,就是对此而言。

周易易学传承系统: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传承

郑玄的易学,开始是学京房的象数。后来才舍离京学,专学费直之说,以孔子[易传]来解说易学。汉末的易学,大概都跟着荀爽、虞翻的脚跟而转,愈来愈加没落大六壬阳不备,因此才有青年才俊的王弼的起来别走一途,专从老、庄玄学的思想而说[易]了。最为遗憾的,后世的易学,大体上又一直跟着王辅嗣的脚跟在转,不能上穷碧落,下极黄泉,直迭羲皇之室。

易学如果离开象数,而是只是阐述易理,对于中国文化发展来说将是一个重大损失!古人所谓的“象外无词”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潜心研究象数的易学,配合科学思 想的方法,相信必有更新的发现,很可能会替中国文化的前途,开发更大的光芒。古人虽然也有这种企图,但始终不敢脱离前人的窠臼。例如邵康节的[皇极经世],以及假托邵康节所著的[河洛理数],明代术数家们所著的[太乙数统宗]等易书,虽然对于易数易学别有心得, 完全不采用[周易]的原意,大胆地创造卦爻辞例,便仍困于灾祥休咎的观念,会作人事吉凶的判断,并未扩充到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串通万物之情的境界。

周易易学传承系统: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传承

周易易学传承系统: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传承

易学在周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宋为一个高峰时期,并在明,清两朝发展和壮大,清代的儒者研究易学的风气颇盛,如王船山、惠栋、江永、焦循等,都有专著,唯 仍多依违于汉,宋儒易的范围,为清代的经学生色不少,如近人杭辛斋、沿秉和颇得数的效用,亦自成一家。至宋以后的易学研究,应该说又建立了另一“三易”之 说。这个新的“三易”观念,也是说明秦、汉以后以至现代的易学内涵“理、象、数”的三个要点。如果用现代的观念来说,“理”便是类似于哲学思想的范围,它是探讨宇宙人生形上、形下的能变、所变与不变之原理。“象”是从现实世界万有现象中寻求其变化的原则。 “数”是由现象界中形下的数理,演绎推详它的变化过程,由引而知人事与万物的前因与后果。反之,也可由数理的归纳方法,了解形而上的原始之本能。

再来综合这三种内涵的意义,便可知“[易]理”之学,是属于哲学性的。“象”、“数”之学,是属于科学性的。总而言之,完整的易学,它必须要由 “象”、“数”科学的基础而到达哲学的最高境界。它并非属于纯粹的思想哲学,只凭心、意识的思惟观念,便来类比推断一切事物的。宇宙万象,变化莫测。人生际遇,动止纷纭。综罗易学“理、象、数”的明辩。[礼记·五经解]中,提到易学的宗旨,便说:“洁静精微,[易]之教也。” 所谓“洁静”的内涵,同时具有科学性周密明辩的作用。但在明辩理性之间,倘使不从沉潜静定的涵养而进入易学的境界大六壬阳不备,稍一走向偏锋,便会流入歧途,自落魔 障。故[经解]中,又说到易学的偏失,很可能会“使人也贼”。

从“理、象、数”的精华来看易学,由乾、坤两卦开始,错综重叠,旁通漫衍,初从八卦而演变为六十四卦。循此再加演绎大六壬阳不备,层层推广,便多至无数,大至无穷,尽 “精微”之至。如果归纳卦爻内在的交互作用,便可了解六十四卦的内容,只有专长、坤、复、睽、家人、归妹、渐、姤、解、蹇、颐、大过、未济、既济等十六卦象,在六十四卦的内在交互中这十六卦象,每卦都出现四次。再由此十六卦而求其内在交互的作用,便只有乾、坤、既、济、未济四卦,每卦各出现十六次。复由此类推,就可了知在此天地之间,除了乾、坤、坎、离代表阴阳的无本功能以外,凡宇宙以外的特理或人事,无论如何千变万化,它的吉凶观念价值的构成,唯有 “既济、未济”两个对待的现象而已。由此而精思入神,便可了解一昼未分以前,阴阳未动之初的至善真如之境界周易易学传承系统: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传承,可以完全体认大[易]“洁静精微”的精神,就能把握到自得其圜的妙用了。

周易易学传承系统: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传承

周易易学传承系统: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传承

[周易]研究流派纷呈。他们互相争鸣,互相否定,也互相吸收,取长补短。春秋时期,筮法上出现过变卦说,取象说,取义说,吉凶由人、天道无常说。战国时期 出现过阴阳变易说。汉代有象数之学(卦气说,五行说,纳甲说),魏晋唐时期称玄学。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 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 “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两家都从[易经]发展而来,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也有说法,因老子曾提过他人论道,故将道家起源不限于老子时期,而将道家追溯到伏羲一画开天,易经与阴阳五行归为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范畴,故道家是中国真正的始源。)

[周易]研究另一种分类为两派六宗:一曰象数为主的汉易,主要代表人物是宋朝的邵康节,其他的是京房,京图等;二曰宋儒家受到王辅嗣[易说]的影响而形成的宋易理派; 六宗则是指:占卜,灾祥,谶纬,老庄周易易学传承系统:孔子至战国末期的易学传承,儒理,史事。而占卜,灾祥,谶纬,三宗都离不开象数的范围。以老庄来说易,则是魏以后的道教, 套用东汉魏伯阳的[参同契]的观念,彼此挹注,掺杂老庄与易学的道理;儒理说[易],大致盛于南北宋时期,有司马光之[潜虚],周敦颐的[太极图说],程 颐的[易传],朱熹的[易本义]大致都在这一范围。史事一系,也由宋开始,如杨万里的易学。如加上上古流传,则应为十宗,加上堪舆,丹道,星象和医药。

周易传承至今由易理派和象数派组成,并且传承和研究的课题也不尽相同。易学的课题分化也很复杂,大致可分为六壬,奇门遁甲,紫微斗数,梅花易数,九宫,地理风水,纳甲等。

六壬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