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六壬术语

“浑噩一身”是混元气的状态,十六关要暗示了玄关之用

“浑噩一身”是混元气的状态,十六关要暗示了玄关之用

“浑噩一身”,是混元气的状态。真气运行于全身,内气在周身经络布满,即是混元气,是“浑噩一身”。“全体发之于毛”、“筋骨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串,虚灵在中”(蒋发传诀),恰好体现的是同一旨趣。因为“腹内松静”、”虚灵在中”所以“气腾然”、“皮毛攻”、“全体发之于毛”。外面的皮毛之“发”,之“攻”,实是内气的“虚灵”、“腾然’使然。中国文化艺术技艺莫不重视“诚于中发于外”,故不懂“中”便不懂中国文化。近代武学大家孙禄堂对此体认甚深,曾说“虚无生一气者,是逆运先天真一之气也。但此气不是死的,而是活的,其中有一点生机藏焉”(《形意拳学》);又谓“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也。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八卦拳学》;“太极拳之抱元守一也”(《拳意述真》。因为内里有一气虚无,其发露于外时测体现在皮毛上,实际”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浑元气是一个整体,其“合”则收敛于丹田之内成一点生机,其“开”则弥漫于奇经八脉四肢百骸八万四千毛孔。这是小大周天皆通后的动态,是“浑噩一身”的,是“遍体气流行”的。唯亲证实修者可知,非坐而论道者可梦见。

“浑噩一身”是混元气的状态,十六关要暗示了玄关之用

实际上,十六关要皆系于一关,即“玄关”是也。古来丹家从不明指玄关为何物,就我师胡海牙先生指点:说在身中不是,离了此身又不是。十六关要已经暗示了玄关之用。

原文:用功歌①

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若想四两拨千斤②,开合鼓荡主宰定。

笺注:

①《太极拳谱》本作“功用歌”。②《太极拳谱》本为“若得”。夫太极拳者,以“懂劲”为先,懂劲以“轻灵活泼”为要。“神似捕鼠之猫”(武禹襄太极拳解)),轻也,“精神能提得起”(引同上),亦轻也,“能沾依,然后能灵活”(引同上);灵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武禹襄什三势行动要解),轻灵活泼也。“左重则主虚;右重则右杏。仰之则弥高腑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意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王宗岳《太极拳论》),亦轻灵活泼也。”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引同上),轻灵活泼,阴阳既济,乃懂劲。孙禄堂谓“学者能于开合动静相交处,悟彻本原测可在各式圆研相合之中,得其妙用矣”(《太极拳学》)。盖阴阳既济;开合动静相交处,乃“几”也,“机”也;知机则为用,“听劲”即听此机会也。对方旧力已去新力未生,机也;而于自修则静极而一阳生为几,动静而一阴生亦为几也。知机则可制敌,知几则可采药,此炼内丹之必需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王宗岳《太极拳论》),“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王宗岳(打手歌),四两拨千斤,乃太极名句,然聚讼纷纷,莫衷一是。“四两”是彼家是我身的?联系(李本)全句看,显然是指我身的四两。“若想(用我的)四两(功)拨动(你)千斤(力)”,(必须)“开合鼓荡主宰定”!开合.鼓荡、主宰.定者,均指太极一气也。此气浑元,大则弥身或放之六合,小则敛纳于丹田脐内。当其用也,在腰(命门)腹(丹田)间开合、鼓荡,然此开合、鼓荡必有基础,即中定之功。“中定”以心为体,却以腹腰(丹田命门)为用。所谓“守中用中”,守住中土不离位也。如是乃有开合鼓荡,乃有四两拨千斤。

原文:俞莲舟得授全体俞家江南宁国府泾县人。太极功名曰先天拳,亦曰长拳。得唐李道子,系江南安庆人,至宋时与游酢莫逆。至明时,李道子常居武当山南岩宫,不火食,第啖麦麸数合,故又名夫子李也。见人不及他语,惟云“大造化”三字。既云唐人,何以知之明时之夫子李即是李道子先师也?缘余上祖游江南泾县俞家,方知先天拳亦如余家之三十七式,太极之别名也。而又知俞家是唐时李道子所传也,俞家代代相承之功。每岁往拜李道子庐,至宋时尚在也,越代不知李道子所往也。

笺注:

1、泾县西汉置县,属丹阳郡。至南宋属宁国府,至元代属宁国路,明代仍属宁国府。今属安徽省。此处之“俞家”乃指俞莲舟家。据宋远桥述,他与俞莲舟曾同上武当山访师。在“李本”的“纲目”中,此段文字当为“俞莲舟得授全体”,但在文中却未列出章节名。“全体”指“全体大用”,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可证。本段文字后尾处亦有“而后亦得全体大用矣”之语。体与用,乃中国哲学范畴,体,指实体、本质;用,指作用、现象。王夫之《周易外传》谓:“体以致用,用以备体”,有其体方有其用,用其用必有其体。在传统中,体用不二。

2、太极拳又名长拳,此见于王宗岳《太极拳释名》:“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此广为人知。而“先天拳”说,则鲜为人知,又乏人认同。综观《太极拳秘宗》全书,著者从末离开“太极”理论述说。《庄子?大宗师》有:“在太极之先不为高”,《易传?系辞》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句。一般认为,伏羲画卦为先天八卦,文五演易后为后天八卦。先天指物成之前,后天乃物成之后。此处指太极功为先天拳,笔者理解即是让我人的身体修养到“无极”状态,也即老子所谓的“唯恍唯惚”、“无为而无不为“状态。先天八卦图见载于宋代朱熹《周易本义》。尚秉和在《周易尚氏学》中谓:“先天方位,乾南坤北,离东坎西,一阴一阳,相偶相对,乃天地自然之法象。”先天卦象是阐述天地自然之法象,那么习练太极拳,也就是让人的后天之体返还到先天的状态。此与老子“道法自然”之旨一脉相通。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以后天之练回到先天,也即回归“本本”、“本质”。个中道理深奥,颇值得今日之习练太极拳者深思,在笔者看来,世传之太极拳,多已失去了其本质内涵。

3、此句“李本”“李道子”后失“后传”二字。游酢其人不详。此句说俞家所练太极功,是唐代李道子所传。对此,李师融考证认为唐代之“夫子李”李道子与明代之“麸子李”李姓之(张三丰弟子)非一人(可参看《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

在这段文字中,宋远桥讲明:他家传的“三十七”与俞家所传的“先天拳”都是“太极之别名也”。这是一个重要的太极拳文献。迄今世人多对此采怀疑态度。笔者以为,对于历史文献在不能充足证其伪的时候,不妨先视为真,可以采用存疑待考的态度。太极拳之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在考证太极拳功的历史时不能不正视这一点。

原文:至明时,余同俞莲舟游湖广襄阳府均州武当山,夫子见之叫曰:“徒再孙焉往?”莲舟抬头一看,斯人面垢正厚、发长至地,味臭。莲舟心怒,曰:“尔言之太过也。吾观汝一掌必死耳。去罢!”夫子云:“徒再孙我看看你这手!”莲舟上前棚连捶,未依身则起十丈许落下,未折坏筋骨。莲舟曰:“你总用过功夫,不然能制我者鲜矣。”夫子李曰:“你与俞一诚认识否?”莲舟闻之悚然,“皆余上视之名也”。急跪曰:“原来是我之先祖至也。”夫子李曰:“吾在几韶光未语,今见你诚哉大造化也。授你如此如此。”莲舟自此不但无敌,而后亦得全体大用矣。

笺注:

1、现传太极拳式无“棚连捶”,今有“搬拦捶”,疑一事。然细究“搬”者,左右劲也,“棚”者上下劲也。“棚”后以“捶”击,有可能使对方腾身而起。“十丈许”显夸张语也,“未折坏筋骨”乃擒纵收放自如之太极劲也。

2、此外“全体大用”指俞莲舟经夫子李传授后,“浑身无处不太极”,已达随心所欲之境。韶光,美好时光,春光。几韶光,指几个头之意。

原文:余与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谷声久相往来金陵之境。夫子李先师授俞莲舟“秘歌”云:无神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虎吼猿鸣,水清河静。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此歌余七人皆知其向。后余七人同往拜武当山夫子李不见。道经玉虚宫在太和山元高之地见玉虚子张三丰也。张松溪、张翠山师。身长七尺有余,须美如戟,寒暑为箬笠,日能行千里,自洪武初至太和山修炼。余七人共拜之,耳提面命月余后归。自此不绝往拜。玉虚子所传,惟张松溪、张翠山,拳名十三式,亦太极功别名也,又名长拳。十三式名目前论说列于后。

1、金陵,即今南京。此句宋远桥记述与俞莲舟等六人交游。

2、“李本”为“无神无象”,核对他本,应该为“无形无象”。此段文字通常被称为“授秘歌”。《太极拳谱》(沈寿点校考释、人体版)在“校记”中写:“原文伪托系唐代李道子先师授明代俞莲舟之秘歌”,未免武断。又写:“《宋谱》所撰本篇,除受时代影响之外,恐亦不无故玄虚之处。”而笔者则以为点校者忽略了太极拳功与太极思维太极文的深密关系,忽略了中国文化的精要核心之处。在笔者看来,“秘歌”所披露的太极功境界是符契中国文化思想的上乘境界的,唯其难,是为秘。无,是古典哲学的得要概念。道非无非有,亦有亦无。“拳无拳,意无意”大六壬时课,也是“无形无象”。道生于“无”,“无”为先天,以有形有象有招有势而求无形无象无招无势,才得“全体”,得“大用”,因“无”而“空”,无非真无,空非真空,后天仍在,但求返还先天状态而已。习练太极拳到一定程度,都会产生“忘我”状态,当然这种状态有深浅之别。庄子谓:“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为“无形无象”作解。“全体(“李本”作“身”)透空”,应指肢体的松、通到了极致,内气“周行而不殆”,内劲随心所欲的状态。杨禹廷师爷曾说:要把身体练成衣服架子。此透空之义也。李经梧老师说:(内劲)用则有,不用则无。此无形无象之义也。

3、此句承前句,因为“无形无象,全体透空”,才能“应物自然”。王宗岳《太极拳说》的“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即此。“阴阳不测之谓神”,无一丝儿勉强,无一丝儿拙力,即能“应物自然”。“西山悬磬”,磬,古代打击乐器。汪永泉先生曾比喻身如古钟,悬殊挂在钟内中心的钟捶前后摆动即象征着身体重心的移动。他还指出太极身法是以肩、腰、胯、为“三圈”,三个意气圈,圈圈相合,虚悬如钟。汪说可参证领悟“西山悬磬”(见汪永泉讲授《杨式太极拳述真》人体版)。钟与磬相似,都是中空而上悬之物。“满身轻利顶头悬”、“腹内松净气腾然”(王宗岳《十三势歌》)就是对“西山县磬”的具体解释。顶头悬,才能身如磬。磬与钟都是中空之物,唯悬起始能击之有声,击之力大则动荡大、声响大,击之力小则动荡小声响小。西山,喻指腹背,西北卦位为乾,在人身为背,西南在卦位为坤,在身为腹。故西山兼有腹背之义。腹应松净,而背拔则胸涵,是要求身体中正安舒而空虚也。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便提出过“内视法”“存想思念,令见五脏如悬磬,五色了了分明”。

4、虎,白虎,喻肺,猿,心猿。虎吼猿鸣,指心肺功能强壮,以声发力,声气相催。《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有:“虎啸一声忙采取,龙吟初勒急施为”句。盖“虎啸”、“龙吟”均指呼吸吐纳之道家内丹修炼方法。笺注者以为此处“虎吼”与“虎啸”同,全句大意指吸(拿)呼(放)之间以声气相催也。水清河静,应指身内“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之功已成,奇经八脉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血畅通而充沛。

5、江海者,实指内气与神意也。意气如江海浩瀚奔涌,与下句“尽性立命”互证。《十三势说略》谓:“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武禹襄),“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引同上),又谓:“心(意)为令,气为旗”(《十三势行要解》)王宗岳早在《太极拳释名》中称“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因“意气君来骨肉臣”的意气之“内动”而“外动”之太极拳功,从外表上看连绵不断,如江海奔涌不息,而其根本则在于内功心法的“翻江播海”。江海指丹田气海,令丹田气海之内气鼓荡,然后有养生之河车逆运“黄河水倒流”,然后有对待之“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太极拳经歌诀》)。从根本上说,太极拳功练的是“尽性立命”之功。尽性立命乃中国传统学术之旨,学文习武均需知而行之,则近“道”矣。《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道之谓教”。张三丰云:“一阴一阳,一性一命而已也”、“内药是精,外药是气。内药养性,外药立命。性命双修,方合之道”(《大道论》)。

6、太和山,即武当山。李师融在《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闸秘》中指出玉虚子非张三丰。张丰丰无玉虚子之号,玉虚子当号有其人。或为张三丰传人,待再考。

7、此处对张三丰的记述,与《明史?张三丰传》“张三丰,辽东懿州人。……欣而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寒暑惟一衲一蓑,所啖升斗辄尽,或数日一食,或数月不食。书过目不忘。游怍无恒,或云能一日千里”相近。可能看传世的《张三丰自画像》。

按:“授秘歌”仅三十二个字,而其所揭示的正是上乘内家功夫“道法自然”的旨趣。尚济先生曾说:“由此可见,‘应物自然,西山悬磬’这两句话,实是太极拳能够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小力破大力、四两拨千斤的关键所在,可以说是‘太极精神’的核心,学者不可不察焉。”

原文:后天法之缘起

胡镜子在扬州自称之名,不知姓氏,乃宋仲殊师也。仲殊安州人,尝游姑苏台,柱上倒书一绝云:天长地久任悠悠,你既无心我亦休。浪迹天涯人不管,春风吹笛酒家楼。仲殊所传殷利亨太极拳。名曰后天法.亦是掤捋挤按採挒肘靠也。然而式法名目不同,其功用则一。如一家分居,各有所为也,然而非两事也。

笺注:此段所言重点在于表明:太极拳世所流传“式法名目不同,其功用则一”,它是同出一家的。本文献强调的是无论“小九天”、“先天拳”、“后天法”、“三世七”与“太极拳”都是一脉,“根本非两事也”。安州有多处,不详此何所指。姑苏台,又名胥台,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胡镜子、宋仲殊生平不详。

原文:后天法目

阳肘、阴肘、遮阴肘、晾阳肘、肘里枪、肘开花、八方捶、阴五掌、阳五掌、单鞭肘、双鞭肘、卧虎肘、云飞肘、研磨肘、山通肘、两膝肘、一膝肘。

以上乃太极功名家名目。因余身临其境大六壬时课,并得良友往来相助,皆非作技艺观人者也。一家人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后人玩索而有得焉。则终身用之有不能尽者矣。其余太极再有别名目拳法,惟太极则不能两说也。若太极说有不同,断乎不一家也。却无论功夫高低上下,一家人并无两家话也①。自上之先师而上溯其根源,东方先生再上而溯,始孟子,当列国纷纷,固将立命之功,所谓养我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欲大成者则化功也,小成者武事也。立命之道非气体之充胡能也。由立命以尽性,至于穷神达化。自天子至于庶人,何莫非诚意正心修身始也②。书及后世,万不可轻泄传人。若谓不传人,当年先祖师何以传至余家也?却无论亲朋远近,所传者贤也!遵先师之命,不敢妄传,后辈如传人之时,必须想余绪记之心血与先师之训诲也③。

笺注:①此段文明确说“天下太极是一家”之旨。“不能两说”,即不能妄生歧义,如佛家谓“起分别心”。无论何派何门太极本出一源,理无二致!②此处“东方”先生不详所指。然上溯至孟子,可见注者尝谓太极之产三三以道儒文化为根抵之有据。前文内“秘歌”有“尽性立命”之要诀,正与此处呼应。立命需养气,充气则命立而尽性,再至“穷神达化”。说到底,做人的道德是太极拳的开始也是目的。故陈鑫有“学太极拳不可不敬”之说,“诚敬”为学拳之首务。胡能,何能、不能之意。③“所传者贤”,乃是传统“徒访师三年,师访徒三年”之依据。

原文:此书十不传

一不传外教①;二不传无德;三不传不知师弟②之道者;四不传守不住者;五不传半途而废者;六不传得宝乏师者;七不传无纳履③之心者;八不传好怒好愠者;九不传外欲太多者;十不传匪事④多端者。

笺注:①外教,于道言儒为外教,于儒道言佛为外教(编者:“外教”一词,语出《梁书·武帝纪下》:“川流难壅,人心睢危,既乖内典慈悲之义,又伤外教好生之德”),三此,必知此文所著年代而后知以何为外教;②师弟:师傅与徒弟;③纳履指汉张良圮桥下为黄石公拾鞋之典故;④匪,非也,匪事,是非多意。

原文:此书有四忌

忌饮过量之酒;忌当色者夫妇之道要将有别字认清;忌无义之财;忌动不合中之气一饮一啄在内

笺注:可以看出“十不传”与“四忌”、“五志”等在本文献中的重要。都是在强调做人道德的重要。世上只有太极拳如此强调人品道德对于拳功的重要。大到道德,小到饮啄在内,足见立旨之高远,可知太极先贤之用心。

原文:用功三小忌

吃食多;水饮多;睡时多。

笺注:对吃喝睡的要求旨在让人勤练功而已。

原文:四刀十三式

腾挪闪展、左顾右盼、白鹤亮翅、推窗望月、玉女穿梭、上三开、转身踢脚、打虎二起脚、斜身踢脚、蹲身飞脚、顺水推舟、下双鞭、卧虎跳涧。

笺注:此处十三式太极刀名目与后世所记略异,仨大体相同(可将来参见此文献最后部分今传太极刀名目)。

原文:目录

八门五步、八门五步用功法、固有分明法、沾粘连随、顶偏丢抗、对待无病、对待用功守中土、身形腰顶、太极圈、太极进退不已功、太极上下名天地、太极人盘八字功、太极体用解、太极文武解、太极懂劲解、八五十三式长拳解、太极下乘武事解、人身太极解、太极分文武三乘解、太极阴阳颠倒解、太极正功解、太极轻重浮沉解、太极四隅解、太极平准腰顶解、太极四时五气图解、太极血气根本解、太极力气解、太极尺寸分毫解、太极膜脉筋穴解、太极字字解、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解、太极补助气力解。

原文:八门五步

掤南;捋西;挤东;按北;採西北;挒东南;肘东北;靠西南。

八门:坎、离、兑、震、巽、乾、坤、艮。

方位八门乃为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总之四正四隅不可不知矣。夫掤、捋、挤、按是四正之手,採、挒、肘、靠是四隅之手,合隅正之手得门位之卦。以身分步,五行在意,支撑八面。五行者,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定之方中土也。夫进退为水火之步,顾盼为金木之步,以中土为枢机之轴。怀藏八卦,脚跳五行,手步八五,其数十三,出于自然十三势也。名之曰八门五步。

笺注:上段文字十分流行,言简意明,不劳多言。应该说,从此部分开始是“秘宗”的功理功法之主要部分。卦位与身、步、手密切相合,八门即八卦“浑噩一身”是混元气的状态,十六关要暗示了玄关之用,五步即五行,体现完整的易经时空占位观。此中强调“中土为枢机之轴”,正是太极拳“活泼于腰”的另种说法。“杨本”、“吴本”由此后内容开始,此前无。

原文:八门五步用功法

八卦五行是人生成固有之良。必先明知觉运动四字之本,由知觉运(动)得之后①,而后方能懂劲,由懂劲后始能接及神明②。然用功之初,要知知觉运动虽固有之良,亦甚难得之于我也③。

笺注:①“李本”运后失“动”字,当补上;②“始能接及神明”,“杨本”、“吴本”作“自能接及”;③“得之于我”,“杨本”无“之”字。固有之良,即人身固有之良知良能,所谓“自然”,自然而然。此处所论深契老子“道法自然”之旨。孙禄堂谓:“神气散步而为十三式(势)。至此时,血气之力自消,神妙之道自至矣”(《太极拳学》);又谓:“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日命,在人日性,在物日理,在拳术曰内劲”(《拳意述真》)。孙先生认为“内劲”是“道”,是人的“神气散步”,那么,“知觉运动”即是“神气散步”。此段文字昭示,神明变化概由“懂劲”来,“懂劲”即人身固有知觉之见微知著也。这种“懂劲”能力首要在于“听劲”。王宗岳谓:“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太极拳论》),可见,阴阳相济,即刚柔虚实开合相反相成的知觉反应至微至灵,称为“懂劲”。此得之难,也即我人不易返还于先天也。

原文:固有分明法

盖人降世之初①,目能视,耳能听,鼻能闻,口能食,颜色声音香臭五味皆天然知觉固有之良,其手舞足蹈(于)四肢之能,皆天然运动之良。思及此,是人孰无②?因人性近习远,失迷固有,要想还我固有,非乃武无以寻运动之根由,非乃文无以得知觉之本原,是乃运动而知觉也。夫运而知,动而知,不动不觉,不动不知③,运极则为动,觉盛则为知,动知者易,运觉者难,先求自己知觉运动得之于身,自能知人,要先求知人恐失于自己,不可不知此理也,夫而(后)懂劲然也④。

笺注:①“降世”“杨本”、“吴本”均作“降生”;②“李本”“手舞足蹈”后失“于”字,当补上。“孰”字“杨本”与“吴本”皆作“熟”,误;③“不动不觉”,“杨本”、“吴本”皆作“不运不觉”;④“李本”“夫而”后失“后”字,当补上。按:文中此段大意强调五官之能为“知觉”,四肢之能为“运动”,皆先天本能,后天迷失,必乃文乃武而运动知觉,且先知己后知彼,才可言“懂劲”。吴公仪谓.“身有所感,心有所党”、“听之谓权,即权其轻重也”,“所谓先知先觉,后知后觉,不知不觉,此为吾道之三大境界”(《太极拳讲义》)。太极功夫追求“一片神行”,应属先知先觉。故懂劲是先知己,有中定谓“管住自己”,然后听彼之劲,灵敏至极,尺寸分毫不差,才为懂劲。

原文:沾粘连随

沾者,提上拔高之谓也;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沾粘连随不可,斯沾粘连随之功夫亦甚细矣。

笺注:武禹襄谓:“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十三势说略》)此沾之意也。又谓:“以己粘人,必须知人”(《太极拳解》),王宗岳谓:“粘即是走,走即是粘”(《太极拳论》),笺注者认为,沾粘连随,分之则四,合之乃一。是问留恋缝绻与彼走此应不是密切相关吗?沾与粘能分开吗?李亦畲说:“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孥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五字诀》)是呼吸吐纳与开合收放息息相关。吸提孥起无沾粘可平?沾粘无连随可乎?是说理必分别,而应用则只在瞬间整合。沾粘连随即知觉运动,“甚细”二字至要。

原文:顶偏丢抗

顶者出头之谓也,偏者不及之谓也①,丢掉离开之谓也,抗者太过之谓也。要知于此四字之病,不但沾粘连随“浑噩一身”是混元气的状态,十六关要暗示了玄关之用,断不明知觉运动也。初学对手②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去此病,所难者沾粘连随而不许顶偏丢抗,是所不易矣。

笺注:①“杨本”、“吴本”均将“偏”写作“匾”。匾,专指匾额,误。如谓物体扁平,应为扁。偏,不正。衡之,此处当为扁意,不及之意。项为过,扁为不及,盖“过犹不及”均不合拳理。丢与抗、顶与扁,均不对。欲避此四病,只有用中,守中土也。②对手,对待,即今推手。

原文:对待无病

顶偏丢抗失于对待也。所以为之病者,既失沾粘连随,何以获知觉运动。既不知己,焉能知人?所谓对待者,不以顶偏丢抗相对于人,要以沾粘连随等待于人也。能如是,不但无对待之病,知觉运动自然得矣,可以进于懂劲之功矣。

笺注:此段文字交待至清楚。知觉运动一沾粘连随,能沾粘连随则不顶扁丢抗,则知觉运动,则近乎懂劲。对,两人相对,待,“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武禹襄),“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机由己发,力从人借”(武禹襄),即对待相较时之应用也。有病需治,治病即去顶扁丢抗,即李经梧老师指教的“不丢不顶,不丢顶”,“无过无不及”,仍是守中之道。

原文:对待用功法守中土俗名站桩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掤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身形腰顶皆可以,沾粘连随意气均。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①。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②。

笺注:①中定是太极功之核心。“法守中土”是最高原则。标题后注“俗名站桩”,即中定不动为站桩,无极式也。王宗岳谓:“意气君来骨肉臣”(《十三势歌》),武禹襄谓:“全身意在蓄神”(《太极拳论要解》)。神与意通似。太极功以不变应万变,得其环中,以应无穷,个中玄妙正如孙禄堂所谓“空中”之妙,守其虚灵之中宫,而后可以“支撑八面”大六壬时课,可以对待。李经梧师尝谓“有中定然后有一切”。②七十二,指七十二候。古人以五日为一候,一月五候,三候一节气,一年共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又认为天候七十二对应于五脏,每脏主气运七十二日。此皆古代丹道养生家修炼用语,故说“火候七十二”。也证明太极拳与内丹之关系至密。本文献认为文为体、武为用,故内外、性命、动静、文武,皆一事。

原文:身形腰顶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裁亦糊涂。

笺注:此段文字是言身、腰、顶之重要。身不散乱、腰如轴活、虚灵顶劲此三处之要妙,前人论之殊多,不赘述。

原文:太极圈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摧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笺注:腰、顶、后、前、此上下前后之圈沿也。太极圈即在此等处旋转。汪永泉有“三圈”说可参看。主宰太极圈的是中宫,也即中土,中土不离位,即中定也。中心定而外圈像水磨一样周旋,久之自然功成。天盘又名天地盘,是古代术数“六壬课”占具。由天盘(在上,以象天时)和地盘(在下,以象地)两部分组成。天盘可转动,而地盘不能动,天地盘中有轴贯穿固定,占卜时转天盘视天干地支相配位置而起课。此处喻太极圈要如天盘一样旋转周旋,用以练功。

未完待续~

“浑噩一身”是混元气的状态,十六关要暗示了玄关之用

六壬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