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术数的独特思维方式——开拓视野的思想之旅
术数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神秘非主流文化。虽然往往被视为迷信,但术数启发了中国古代许多科技成就,中西方科技发展都汲取了其思想精髓。抛开成见,从新的视角审视术数,发现古代先民的独特思维方式,获得智慧的熏陶。这将是一次开拓视野的思想之旅。
一、 术数探微
术,本意是道路。《说文解字》:“术,邑中道也。”后来慢慢引伸为技艺、业术。《礼记·乡饮酒义》云:“古之学术道者。”
数,本义是点数、计算。《说文解字》:“数,计也。”《礼记·儒行》云:“递数之不能终其物。”《老子》:“善数不用筹策。””这里的“数”指的是数目、数量。又《庄子·天下》序点明了道术之本、圣王之源在于数。这里所说的“数”或“本数”并不是指计算或者数量,而是指用来穷理究微、 经世解惑、深究宇宙本源、洞察万物变化的信息系统。
古人认为,可以通过卜筮等术数手段,得到‘神’ 的指点和启示,感知和认识它。这就是说,数是宇宙本质现象在度上的一种规定,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
术数,最初有三层含义:
第一是治国的方法和谋略。《管子·形势》:“人主务学术数,务行正理,则化变日进于大功。”《汉书·晁错传》:“人主所以尊显, 功名扬於万世之后者,以知术数也。”颜师古注引臣瓒曰:“术数谓法制,治国之术也。”
第二是指君王驾驭臣下的策略、手段。《韩非子·奸劫弑臣》:“夫奸臣得乘信幸之势以毁誉进退群臣者,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
第三是指权术和计谋。《鹖冠子·天则》:“临利而后可以见信,临财而后可以见仁,临难而后可以见勇,临事而后可以见术数之士。”
术数源于原始社会,成于秦汉,盛于唐宋,衰于明清。秦汉时期,由于“秦燔诗书,愚百姓中国古代术数的独特思维方式——开拓视野的思想之旅,六经典籍残为灰烬,星官之书全而不毁”,术数得到迅速的发展。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以占卜为宗旨的术数开始改变易卦筮法。
这一时期的术数主要指以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后天八卦等为理论基础的占卜术及以推理人与天关系的系统,方法上主要是以象数、天干地支、符号等模拟人、事物和社会,达到治国安邦、占验吉凶的目的.
二、 历代术数基本分类情况
术数不仅门类丰富,数量众多,对于术数的内容和类别,在历代史书中记载各有不同:
《汉书·艺文志》中有两类都是属于方术的内容,即方技略和术数略。
方技略包括: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
术数略包括: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
《后汉书》中称术数为方术,且单列了一个《方术列传》,其内容有卜筮、 阴阳推步之学、《河》《洛》之文、龟龙之图、箕子之术、师旷之书、纬候之部、 钤决之符八类大六壬射覆基础知识,并说方术有风角、遁甲、七政、元气、六日七分、逢占、日者、 挺专、须臾、孤虚之术,及望云省气、推处祥妖等。另外,各方术家之方术又涉及到了方药、针灸、导引、房中、服食以及各种幻术。
宋代的郑樵,在《通志·艺文略》里把术数分为“天文”和“五行”两大类。
天文类又分为“天文”、“历数”、“算术” 三家:
天文包括天象、天文总占、竺国天文、五星占、杂星占、日月占、风云气候占、宝气八种;
历数包括正历、历术、七曜历、杂星历、漏刻五种。
算术包括中国算法和竺国算法;
五行类则分为三十家,包括易占、轨革、 筮占、龟卜、射覆、占梦、杂占、风角、鸟情、逆刺、遁甲、太乙、九宫、六壬、 式经、阴阳、元辰、三命、行年、相法、相笏、相印、相字、勘馀(堪舆)、易图、婚嫁、产乳、登坛、宅经、葬书。
此外大六壬射覆基础知识,兵书类的兵阴阳、营阵和医方类中也涉及到术数内容。
《明史·艺文志》中术数包括天文、历数、五行三类大六壬射覆基础知识,另外在儒家类的易类和道家类也有部 分术数内容。其中天文、历数真伪相混,难以辨别;五行类中类别骤减,只剩下灵棋经、易占、占筮、梦占、奇门遁甲、太乙、六壬、阴阳、选择、元图、三命、 阳宅、葬说、堪舆、易图等,把原来属于历数的历法通书、星命等列入此类。
《四库全书总目》把天文、历法和算术从过去的“术数”中分离出来,专门列“推步”、“算书”两类,推步包括天象、星图、历算、历法;算术则是包括古代的算法和西方的算法。这意味着科学和非理性的“伪科学”两者相分离。
《四库全书总目·术数》将术数分为数学、占候、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七类。
《清史稿·艺文志》沿袭《四库全书》分类方式,但是把天文、历法、算术为主的纯科学剔出了术数中国古代术数的独特思维方式——开拓视野的思想之旅,以天文、历法、算术为占卜的伪科学仍然归为术数类。
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有医部、卜筮 部、星命部、相术部、堪舆部、选择部、术数部。其中术数部是指六壬、太乙、 奇门遁甲之术,这属于狭义的术数范围。 《丛书集成·术数》包括易占、筮占、奇门遁甲、六壬、占候、星命、相术、 堪舆、占梦等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