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大六壬

探秘大六壬:起源于 7500 年前的中国上古天文学

探秘大六壬:起源于 7500 年前的中国上古天文学

摘要:

本研究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构成。绪论为第一章,介绍本研究的缘起和意义、大六壬的历史影响、研究情况回顾、本论文的总体结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等等。正文部分共六章,研究大六壬的古天文学原理、预测机理及哲学意义等问题。第二章大六壬的古老起源。本章通过中国古代天文学、先民的生殖崇拜和先民对万物起源的思考等几个方面综合研究发现:在至少75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大六壬十二天将应象,科技、宗教与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奎宿是天上的猪神,先民用猪来比附北斗,表达对生命繁衍和万物起源的崇拜,大六壬正是起源于7500年前的中国上古天文学,"壬""九天玄女"都由天上的奎宿"猪神"演变而来,都具有万物起源的含义,而中国哲学的基本观念"天人合一"也正是起源于此。第三章大六壬"天一贵神"起源考——兼论"天门地户""天倾西北"之天文学原理。本章通过古代星占学、天文学和鬼神崇拜的研究探秘大六壬:起源于 7500 年前的中国上古天文学,通过对传世文献的梳理和版本学的考证探秘大六壬:起源于 7500 年前的中国上古天文学,认为大六壬式占中的天一贵神起源于5000年前的北极星神崇拜,最终在战国时代由石申夫命名。由于岁差的作用,到西周初年天北极明显向西北倾斜,人们无法解释这个现象便杜撰了"共工触不周山"的神话。这便是"天倾西北"的来历,也是象数易学"天门(西北乾)地户(东南巽)"的来历。

探秘大六壬:起源于 7500 年前的中国上古天文学

将"天一"写作"天乙"是宋代以后才出现的现象,有学者认为"天一"神名来源于商王"大乙"汤的观点是不对的。至尊的上帝被冠名以数字"一",这既是天极转移的结果,也是人们思辨能力提升的结果。先民认为人的命运受制于鬼神的思想正在悄悄发生变化,"万物起于数""命运受制于天数",数术学从此兴盛起来。第四章大六壬"日在加时"占法源流考——兼论《龟策列传》宋元王梦占之解析。本章以宋元王占梦为线索,以众多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为依据,追溯大六壬"日在加时"占法的起源和流变。这种占法起源于西周晚期的月宿历法及占法,最终成熟在西汉末东汉初,以《三统历》节气月作为换月将的标准,直到唐一行将月将的起讫点由节气变更为中气,并一直流传到后世。在此基础上,本文释读了宋元王占梦的原文,并指出前辈钱大昕等先生将梦占时间定为冬至是错误的,应该在孟夏。第五章"天一贵神"算法之考辨——兼论天干"五合化气"思想与干支纪历之产生。本章研究了传世文献记载的"天一贵神"三种主要的算法大六壬十二天将应象,认为出自东晋学者郭璞的算法保留了大六壬形成之时的原始状态,后来至迟在六朝时期被简化。本文指出天一贵神算法的原理体现了春秋战国以来阴阳刑德思想的演进,体现了"日"与"北斗"运行的具象关系(地支六合)和抽象关系(天干五合)。

探秘大六壬:起源于 7500 年前的中国上古天文学

本文从出土文献等材料考证认为"天干五合"思想至迟在战国中期就已经存在了,"天干五合化气"的原理源于干支纪历,在战国中晚期已经具备了产生的条件。彼时纪历的起点(历元)很可能是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这为我们探索战国秦汉年间的纪历方法提供了比较重要的线索。第六章大六壬的最终形成。本章认为大六壬占法正式出现在西汉晚期和东汉早期之间,它吸收了古堪舆家、天一家有关要素再加上月宿占法和日在加时占法而综合形成。第七章大六壬预测机理及哲学意义。本章涉及到认知科学、心智哲学、必然与偶然、决定的命运、命运的改善等内容。本研究认为大六壬的课象是脑电波的产物,是心灵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互感应后借助媒介所投影出来的"象",它以解读者的语言模式呈现。本文认为"同气相求"原理的实质是同类事物的相互感应,即共振,事物和事件是"振动"的不同表现,因此万事万物都可以共振;事物的形成之初早有端倪出现,事件的发生之前早有信息抵达;越具体的共振发生在越具体的时空之中大六壬十二天将应象,越抽象的共振越超越具体的时空;念头、事件与六壬课一起共振,所以课象可以解读事件的发展变化,这便是大六壬等数术学预测的机理。本文指出荣格"共时性原理"并非"有意义的无因果关系的巧合",而恰恰是具有因果关系的"同气相求"。

本文进一步讨论了偶然与必然的关系,认为"偶然"事件的背后隐藏着我们暂时解释不了的原因,一旦找到这个原因,我们就不会再认为那是偶然。本论文持命运决定论的观点,但并不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而是说人的特性包含在命运之中,包括预测行为本身。概言之,本论文从数术的角度考察了中国古人对天人关系的理解,研究了大六壬占法的天文学原理和预测机理以及相关的哲学问题,考证了中国哲学"天人合一""气生万物""同气相求"等重要范畴的起源、形成,分析了"同气相求"原理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广泛体现以及在改善人生境遇的实践中如何运用等问题。这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最后是结论部分,笔者对本研究的主要观点作了总结与归纳,并对相关问题作了展望。

展开

六壬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