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页 > 六壬案例

周易自伏羲创立六十四卦、孔子撰写《易传》

周易自伏羲创立六十四卦、孔子撰写《易传》

☵引言 ☲

今日四无君给大家说说六壬中或者说术数学中的重头戏:理、气、象、数。

我们先从《周易》来说,周易自伏羲创立八卦、文王创立六十四卦、孔子撰写《易传》,往后各类后学都在此基础上自我发挥,分成了两个比较大的体系,一个是象数派,一个是义理派。即一个讲理为主,一个讲象为主。此后,理和象之间被剥离的越来越远,而且随着后世的不断自我发展和创新,各种新奇理论层出不穷。

我们从源头来说,理和象真的是剥离的吗?大家都知道,伏羲俯仰天地,细查万物后,才创立了八卦,象数派认为,伏羲是观察了万物的“象”后创立了八卦,所以一定要以“象”为主,但是义理派认为,观察万物后,必须要进行一定的思考和总结,总结出一定的道理出来,然后通过思考出来的道理创立八卦。同时象数派认为,《周易》以爻、象为经纬而成书,所以《周易》的本质必然是象。但义理派认为意在象外,书中言不尽意,看似无理,实则处处有理。好比天地万象总有一道在运行。

☵六壬的象与理 ☲

起初大六壬指南案例,四无君对术数学及六壬完全不懂,只能看现代人写的书,在耳濡目染之下,知道了六壬的本质是象学,要背诵象、理解象、运用象。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加深,四无君不仅对此种认知产生了怀疑,甚至在运用上都觉得有问题。在前几篇中,四无君提到过,为什么有些象别人用就对,我用就不对,别人用白虎断疾病就对,我用就是错。是否书中还有一些未写的内容需要自己去发掘的,而这些内容就是择象的技巧或者说是一种规范。

后来在看王弼写的《周易略例》中的明象篇中有了一丝灵光闪现,参见下文

“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着。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

翻译过来就是,象是由意决定的周易自伏羲创立六十四卦、孔子撰写《易传》,而书中的文字或者所说的话也是一种象。象能够把意思表达透,而文字或者话语却能够把象表达透。文字、语言来于象,故可通过这些来观察象;象来于意,所以可以通过观察象来了解意思。意思要以象来表达,象要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所以语言、文字是为了知道象,知道象了就忘记他的文字、语言吧。象是为了表达出意,如果知道了意周易自伏羲创立六十四卦、孔子撰写《易传》,就忘记象吧。

其实大家发现没,上面这段话,就是我们大脑思考的过程,我们通过书本上的文字或者别人说的话,然后由大脑处理,在脑海里出现某种画面,然后由此种画面去感受意思。比如四无君说“大象不是象”,那么你脑海里就会出现大象的画面,接着会思考我说这句话的目的或者意义是什么。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学习六壬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当去记忆神将的象时,我们脑海里同样会出现一定的画面,比如书本上写的玄武的偷盗、阴暗、潮湿的象时,我们脑海里同时会出现一些画面,这些画面就是象。后面再通过思考等行为,我们就会总结出所谓的意,比如玄武就表示阴暗的意,无论是人的性格、职业还是地域或是天时等,都是如此,当我们掌握了这些“意”,那么就可以忘记玄武的偷盗、阴暗、潮湿的象和书本上写的字了。

☵理气归象 ☲

周易自伏羲创立六十四卦、孔子撰写《易传》

那么,断课的过程,就是上述过程的逆向推导,由意到象再到言或字。所以说,六壬跟其他术数应当是象理结合的,而在本质上,应是讲理的。很多人为什么六壬断课总不对,或者取象总不对,因为你们始终没有第一步,即由意到象这一步,而是直接取象了,直接由象到言或者字。受到此影响的“罪魁祸首”便是《大六壬指南》,此属的意在书外,不在书中,而初学又对六壬不甚懂,所以只能看到书中之象,不明书外之意,所以用象不对,始终在对与错之间彷徨。

所以象之前必须要有理与气的支撑,再由此进行化象或者说推理出来。那么什么又是理呢?下面进入问答环节。

问:什么是理?什么是气?

答:理和气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在不同的领域代表不同,而在六壬中,体现的方式也有很多。体现在课外就是人的背景,四无君稍微举个夸张点的例子,比如占射覆,问的是手里握的东西是什么?你们绝对不会猜是西瓜,对不对,因为没有道理嘛!这就是第一层的道理,根据占事的背景推导可能的情况和不可能的情况。别看这个例子很智障,但是在实际其他案例中,四无君发现犯这种低级错误的大有人在。比如曾有一个人来占病,群友默认他是女生,断别人月经有问题,最后闹出了笑话。那么六壬还有什么理呢?还有课中之理,就是六壬课是怎么演绎事情的发展变化的,这种理是课中所有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包括神、将、八煞、十二长生诀、五气等等。那么根据六壬720个格局,就有720个固定路径,就有720个固定道理。再由于天时、地理、人物背景的不同,就能通过这720个格局演化无数个情况。这也是六壬古法的核心,不仅仅讲课外之理,也讲课内之理。理的范围太广,四无君也不能说完全弄懂了,也是在学习、体悟的路上。

那么气是什么呢?狭义上的气就是五气旺衰的气,是一种力量、能量的体现。那么广义上的气,就是一种课中逻辑的流动形态,可以理解成一种带有箭头的线,即类似于数学上的“向量”的概念。一种既有方向也有力量,包含诸多要素的存在。比如《毕法赋》中彼求我事支传干、三传递生人举荐等就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气的形态。但是在实际运用中,却不仅仅如此,四无君再举个例子,比如刚才说的两句毕法,如果这两者同时存在的话,你们觉得他们的气是怎么流动的呢?是两者互相不影响各自走?还是两者相互影响形成了一条新的流动形态?还是即各自走同时又有新的形态?所以,六壬的高级阶段还是相当复杂的,打好基础,必然是《课经》与《毕法》,到了高级阶段怎么融合,就要用到古法了,而古法就存在于《断案》中。所以自学者若经济充裕时,可报班跟师学习,若条件不足者,建议花大量时间在此类书籍中进行精读,而不是通览群书。

问:四无君能举个例子吗?用例子来说明真正的理气归象或者说古法,和当下学的象法有什么区别?

答:各位可以看下面的案例,是猫丢了能否找到?

此案例是四无君自己的,当时家住12层,家中黑猫因门开了出去,三小时后才发现猫不见了,占猫在哪?此时已经找遍家中每个角落和楼道,皆没发现。酉命

2023年01月01日 15时16分

壬寅 壬子 己未 壬申

甲寅旬 子丑空 月将: 丑

驿马: 巳 天马: 寅 丁马: 巳

雀蛇贵后

戌亥子丑 虎贵虎贵 父丁巳虎⊙

合酉 寅阴 巳子巳子 兄壬戌雀

周易自伏羲创立六十四卦、孔子撰写《易传》

勾申 卯玄 子未子己 官乙卯玄

未午巳辰

龙空虎常

如果是象法占断,则会结合课体和类神综合来断,比如此课绝嗣,铸印,寅为猫之类神,被太阴夹克,上神见未又是墓神,故已经死亡,寅临酉在西方门窗附近。不知道各位思维是否类似这种。这就是未经理气而直接论象了。

那么结合理气的古法是怎么断的呢?先从课外之理出发,12楼的猫丢失与在1楼的猫丢失是不同的,极有可能摔死或者依旧在楼里,3小时内跑到1楼外出的可能性并不大,当然也不是绝对。接着在分析课中之理气。

此课与其说是绝嗣课,倒不如说是阴日类八专之体的逼迫格局。即干克干上,干上克干阴继而发传,层层逼克发用,发用见铸印。那么这个逼迫的走势就是气的流动形态,自干支本位流传到三传之外,即从本来应该待的位置而外出。那么去哪了呢?既然气流动到三传之处大六壬指南案例,那么必然看三传了,此时不看四课与类神寅。发用巳又是马,传入中传之墓则止,故对于此课,事到中传已停,事情的结局在中传,不在末传,故以中传断最后归宿即可。戌为土、火库,乘朱雀火神主吵闹、热闹等,但毕竟在楼内,当非广场之意,不符合课外之理,故取铸印之意,当在厨房。后因张贴寻猫启事,10楼邻居打电话来,说猫在他家厨房,认为是野猫,也不敢抓,后去他家把猫带回。以上就是六壬古法的简单描述。

到此,大家是否明白,六壬取象必须由理出发,不能依据毕法“所筮不入仍凭类”,一意寻类神断之。而且大六壬指南案例,六壬的类象系统太多,怎么能专以神将类神系统断之呢?六壬中的类象系统还包括:六亲系统、五气系统、八卦系统、五行系统等。不然为何求财以财爻为主?为何疾病占以五气为主?说明六壬的取象还是十分灵活的。如果没有理气的参与,取象是绝对不行的。

各位若有问题,欢迎联系四无君

六壬相关内容